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从1996年底问世,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的《老照片》,是一份由读者投稿与搜集老照片,以影像数据见证和发掘历史轶事的丛刊。透过”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的编辑概念,《老照片》建立起一份非官方的庶民影像史观。在悠悠的岁月时光定格中,我们与《老照片》主编、影像研究者冯克力进行专访。
注:采访者为台湾杂志《Voices of Photography 摄影之声》的记者。《摄影之声》(VOP)是台湾一家高水平的摄影艺术独立刊物,每期介绍当代摄影作品与影像创作者,藉由与艺术家、出版人、策展人、艺术机构和相关工作者的访谈对话,以及持续推动影像阅读、评论与摄影史的书写,探索摄影艺术的创作概念、文化、历史与思潮。
摄影之声 您长期投入《老照片》的编辑工作,对您而言,摄影是什么?照片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冯克力 没有摄影以前,我们无法确知别人看到了什么,而借助相机的定格,我们不仅获知别人看到了什么,而且获知了他们怎样去观看。因此,摄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他者的眼光。更要命的,作为摄影结果的照片还使得这“眼光”是可以留存的,后人可以透过这“眼光”知道几十年、上百年乃至更久以前的人们曾经看到过什么,如此一来,随着摄影的发明,过往的一切都变成了可以观看的。照片的功能虽然远不止此,但作为《老照片》的编者,我更留意的却是它在这方面所呈现的意义与价值。
摄影之声 您怎么定义“老照片”?
冯克力 如何来定义“老照片”,确实是个问题。譬如,多少年前的照片可以算作老照片?在筹划《老照片》的过程中就颇有些争论。有说50年,有说30年,有说20年,也有说10年、5年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老与新原本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嘛,但《老照片》作为一种持续出版的读物却必须有自己的严格界定。经过反复斟酌,我们把老照片的时间划定为20年以前。为什么要划定为20年呢?因为《老照片》出版谋划时在1996年,退回20年是1976年,那一年发生的包括毛泽东去世、抓捕“四人帮”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大陆的历史走向,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又一次转型。进入转型期后,旧的景物、旧的习俗、旧的观念都加速了改变与消亡。我们觉得,《老照片》宜以一种近乎消闲的视角去回眸社会急剧转型之前的生存与发展,使人们于相对轻松的怀旧与阅读中获得某种参照、某种调适。不过抛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这“20年”的界定,似乎也有它的合理性,比如我们现在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照片,就很有些沧桑感了。
摄影之声 老照片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呢?
冯克力 对老照片价值的认知,是在编辑《图片中国百年史》,接触海量老照片的过程中悟到的。老照片呈现了更多以往人们生存的细节,是文字的记述难以穷尽、无法涵盖的。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特定时代的一个切片,具有某种“全息性”,哪怕一幅寻常的合影,从周围的场景、摆设,人物的穿着、神情,都不难读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来,尤其在经过了岁月的积淀之后,照片中的一什一物、一颦一笑,都有了无尽的意味。还有,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虽然可以选择拍什么或不拍什么,但相机的快门一旦按下,取景框里的一切便巨细无遗地留在了里面,而那些不经意间摄入的细微末节,往往有悖于拍摄者的主观表达,使读者获得了多重观看的可能。罗兰·巴特曾说摄影不是艺术而是魔法,不是没有原因的。相比之下,老照片则更具有难以操控、难以驾驭的特性,它的魅力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源于此吧。
摄影之声 请问您在什么机缘下加入《老照片》编辑群?还有,刊名《老照片》是怎么来的呢?
冯克力 不好说是“加入”,因为我本人就是《老照片》的“助产士”之一。199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成立时,我就是其中的一员,而此前我已在《山东画报》杂志做了多年的编辑,一直在与照片打交道。出版社成立不久,即编辑出版了一部大型画册《图片中国百年史》,我是这部画册的责任编辑之一,在编辑过程中接触到了海量的老照片。画册出版之后,大家意犹未尽。一是想如何把那些落选的但很有意味的老照片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再就是想通过什么方式将在接触海量老照片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些特殊的感受与读者做一交流。出版社的总编辑汪家明先生最早提出了出版《老照片》的创意。他当时为这套读物想了两个名称:一个是“照片与往事”,一个是“老照片”。一说出来,大家感觉还是“老照片”好,亲切而响亮,当场就这么定了。不久,我即接受汪家明先生的建议,全职担负起《老照片》的创办与编辑工作。
摄影之声 您在编辑时是如何选择与诠释照片的呢?
冯克力 《老照片》从一开始就主张“文章需围绕照片来撰写”——这是当年写在“征稿启事”里的一句话。开始的时候,通常是编辑选好了照片,再邀人来解读。选照片,并没有特别的标准,只要觉得照片“有意思”就行,“征稿启事”里也是这么写的,就这三个字,要求照片“有意思”。而“有意思”这件事,从来就见仁见智,因此同样看一张照片,不同的人由于兴趣、知识和立场的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角度,只要不脱离照片固有的元素,能自圆其说便好,解读照片并没有一定之规。
摄影之声 搜集与编辑老照片的过程中,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
冯克力 印象深刻之事,时有遇到:一是有些照片承载的讯息让人惊叹,二是照片本身的遭遇充满曲折,再就是照片主人公或提供者的跌宕人生令人唏嘘。照片承载的讯息让人惊叹,主要是民国年间的那些老照片。由于国共对立,长期以来,在1949年以后的教科书和出版物中,民国历史与社会或被歪曲,或被遮蔽,因此改革开放后,一些相对客观或比较正面记载历史、反映民国社会的照片,一经看到并披露出来,对以往的历史叙事往往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像记录国民党军队奋勇抗战的照片,反映民国社会日常生活和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照片,呈现了抗战以及民国社会的另一面,与大陆这边的常年灌输大相径庭,看后自然会过目不忘。有时并不一定是多么惊天动地的照片,哪怕一张寻常的合影,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新一辑《老照片》里,登载了一幅1931年山东益都省立十中老师们的留影,照片上的十几个人,一袭长衫,在教员休息室里,就那么很随意的或站或坐,从容淡定,一派儒雅,真是令人神往。试问,如今别说是中学,可有哪所大学的老师们,站在一起,能拍出这样一张照片来么?
也是缘于国共纷争,1949年以后的大陆民众,为了撇清自己与前朝的瓜葛,不得不主动地像毁灭“罪证”一样销毁一些家藏的老照片。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哪怕是西装革履